11月29日至12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重大山地灾害防治技术及监测预警全国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工程建设、环境监测、地勘设计、政企高校的100余名学员参加,线上注册并参与学习 ...
研究团队通过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实现了一步式制备含钴元素的钛基植入物。这些植入物具有出色的生物物理适应性,能够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感染性骨缺损的愈合与组织再生。研究表明,此类植入物有效地破坏了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其粘 ...
分子结构成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 捕捉分子瞬间,就像试图定格风中的尘埃,似乎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然而,有这样一群科学家,致力于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变为现实——为分子拍摄高清照片,进而揭示内部结构与行为的微妙细节。
12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6)期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毛里塔尼亚非洲绿色长城国家署、中碳森林资源(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防沙治沙、共建碳汇林的四方谅解备忘录。 按照协议,新疆生地所主要提供共建1万公顷碳汇林的方案咨询和技术支撑,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可持续性,服务于毛里塔尼亚国家 ...
金星是一个不宜居的行星,平均表面温度约为465℃,气压比地球海平面的压力高90倍。但对它过去的环境情况人们还不清楚。地球和火星的水日积月累雕刻了地表,而金星不同,其地表没有明显的水侵蚀痕迹。对于金星是否一直都很干燥、不宜居,或是否曾有过表面液态水海洋,过去的研究一直有争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昝金波研究员、方小敏院士、张伟林研究员,联合澳大利亚、英国学者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距今90万至60万年,欧亚大陆气候环境干旱化和地貌景观变迁,促使该区域古人类迁徙和石器技术发展。该研究发现了欧亚大陆早期古人类迁徙扩散、生产技术改进与气候环境和地貌变迁紧密联系的新证据,深化了人们对该时期古人类扩散演化模式和驱动机制的理解。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自然·医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一个被称为外侧下丘脑的区域进行深部脑刺激,能改善经受过脊髓损伤的人类和啮齿动物的行走能力并促进其康复。这些发现凸显出未来针对特定脑区使用深部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中更新世气候的急剧变干以及生态和地貌景观的巨变,对欧亚大陆食物资源和水源充足的栖息地的空间分布产生了影响,导致古人类面临更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迫使古人类更广泛地寻找并迁移至新的栖息地。同时,河流阶地的发育为古人类迁徙提供了便利的迁徙通道和水源,阶地砾石为古人类制作石器工具提供了原材料,共同促进了石器技术的进步。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57个推荐单位的166支代表队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盛宴。截至12月2日晚,活动全网观看量超百万人次。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组织召开“太空岩土力学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前沿探索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深空探测实验室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太空岩土力学的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
11 月 28 日,广东广雅中学的同学来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参加主题为“植物穿梭之旅”的研学之旅。 同学们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华南常见植物导赏活动,走进了亚洲最大的温室群景区。同时,活动设置了题为 “未来植物——阿凡达的发光世界”的讲座。 此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种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贡嘎”大气反演系统,凭借稳定的高质量数据,连续三年入选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牵头、80多家机构共同编写的《2024年全球碳收支》报告。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4年,“贡嘎”系统在该报告关键定量指标评估方面分别高居第一、第二和第一,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